海天是中國調味品行業的優秀企業,專業的調味品生產和營銷企業,歷史悠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公布的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之一。目前生產的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火鍋底料等十幾大系列百余品種500多規格,年產值過兩百億元。
以“傳揚美味事業,釀造美滿生活”為己任,海天一直致力于用現代科研技術對傳統釀造工藝的傳承和創新,建有規模超大,面積超60萬平方米的玻璃曬池和發酵大罐,專門用于高品質醬油的陽光釀曬。擁有多條世界先進的全自動包裝生產線,以及行業先進的國家認可實驗室,更嚴格地執行質量標準。并從國外引進成套科研檢測設備,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調味品生產基地。
安全、美味、高品質,海天產品不但暢銷于國內市場,還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與地區。傳揚美食文化,調出生活百味。海天致力于向全球傳揚中國美食文化,提供優質產品,讓更多人享受美味的歡樂,讓更多家庭感受生活的美滿。
海天也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3288)。2017年,海天營收145.84億元,凈利潤35.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06%及24.21%。2018年,海天營收達170.34億元,凈利潤43.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8%及23.6%。2019年營收197.97億元,同比增長16.22%。2020年營收227.92億,凈利潤64.03億,同比分別增長15.13%和19.61%。凱度消費者指數2021亞洲品牌部足跡報告中,海天榮登中國快速消費品品牌第4位;同時,海天也被凱度消費者指數授予2021中國全品類食品類極具成長力品牌、2021中國消費者首選前十品牌榮譽。2021年,中國品牌力指數2021C-BPI榜單發布,海天在調味品行業領域勇奪“四冠”,分別獲得2021C-BPI醬油、蠔油、醬料、食醋行業品牌排名第一的榮譽,其中醬油已蟬聯11屆榜首,展現牢固的行業地位和對產品服務精益求精的追求。
(源遠流長,享譽內外)
海天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于1955年公私合營,組建海天醬油廠。而后一步一步,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由區域到全國,由傳統的家庭手工作坊向現代生產智造。2001年海天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2009年海天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2013年海天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2017年海天銷售收入突破160億元。2018年營收突破170億元,實現了“五年再造一個海天,營收入翻一番”的目標。
60多年來,雖歷經多次轉制蛻變,海天始終堅持把“以品質為本”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方向,始終堅持“守拙擇善,務實創新”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始終致力于傳統釀造工藝的傳承及提升,致力于讓更多人用上高品質的海天產品,已構建起相對健全的“中國味”產品體系。
“二五”計劃以來,海天以“培育全員工匠,打造海天精品”為抓手,不斷夯實“以品質為本”的企業核心戰略內涵,以提升消費體驗為核心,從產品研發、產品品質、產品包裝、產品購買、產品使用,不斷做好產品品質和服務提升,不斷推動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海天競爭力,是海天生產的根本,產品、網絡、科研、規模,都是海天在業內的競爭優勢所在。海天將在以后長期堅持和強化這些優勢。而眾多優勢中的重中之重,無疑是品質。過去,海天因品質而成功,我們相信,未來,海天也將因為品質優勢的強化凸顯而更加成功。
2020年:新品火鍋底料海天火鍋@ME上市
海天味業精心打造新品火鍋底料——海天火鍋@ME登陸市場。作為海天味業首次打造的火鍋底料產品,海天火鍋@ME不僅重現了世界各地經典火鍋的地道口味,而且活潑可愛的包裝也廣受歡迎。海天火鍋@ME將持續推出更多消費者喜愛的火鍋口味,讓用戶足不出戶吃遍世界各地火鍋的同時,傳播多元的火鍋文化。
2020年:創新驅動 引領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海天味業加快轉型升級,將信息化視為公司整體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內容,從硬件設施、網絡、生產控制系統等各方面加快了信息化的規劃和建設,實現信息技術與生產、業務的有效配套。海天味業繼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大科研投入,加快自有核心技術的積累,努力提高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水平,通過工藝創新、引進先進設備并創新應用信息技術等一系列的創新驅動,提升調味品傳統產業工業化水平,也為調味品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方向,對中國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2020年:支持防疫復工防疫 兩手抓兩手硬
海天味業密切關注,積極調動各方資源持續支持疫情防控。為支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海天味業首批向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發起捐贈1000萬元,與社會各界齊心協力,遏制疫情蔓延擴散。
2019年:海天品牌故事篇在央視多個重點頻道黃金時間上線
4月,海天品牌故事片《曬太陽的人》在央視多個重點頻道黃金時間播出。短片展現“海天,用心曬足每一瓶醬油”的品牌理念,講述海天人將傳統的釀曬與科技智能化完美融合,打造精品的故事,展示海天人對產品品質的執著追求。
10月,海天品牌故事片《億萬人在意的,也是我們在意的》在央視多個重點頻道黃金時間播出。短片傳遞海天愿意“在億萬人的生活里,為消費者所在意的人事物去全力以赴,付諸最用心的努力”。以產品為出發點,傳達海天專注做好每一瓶產品的企業態度。
2019年:醬油城的文旅新嘗試,城堡里藏著一座不一樣的博物館
海天味業的企業博物館——婭米的陽光城堡,順應促進博物館與旅游、教育、文創、影視等深度融合的文化潮流,通過文旅融合發展的方式,接待游客超過130萬人次,打出了“企業博物館+工業旅游”的特色牌。
2018年:綜藝作引,老字號重塑新文化
2018年,海天攜手王牌綜藝對品牌文化進行深挖和“新”挖,體現國民調味品品牌對引領當代社會正能量的勇氣和擔當,顯現老字號品牌的勃勃生機。
2018年:由“制造”邁向“智造”
2018年5月,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公示了《2018廣東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名單》,海天醬油二期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入選,在智能制造上走在了行業前列。海天智能化制造的應用,加快了海天向技術型、信息化、規?;悄苤圃斓霓D型升級,為海天更高生產效率、更快產品研發、更好產品品質、更綠的能源消耗提供了條件,進一步奠定了海天的行業地位。
“再造一個海天”計劃,是海天在達成百億銷值大關、實現A股成功上市的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提出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力爭到2018年,實現規模和利潤在2013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的目標,保持海天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勢頭,繼續鞏固海天在調味品行業地位,進一步擴大在醬油、蠔油、醬料的優勢,并加快培育和建立料酒、醋、復合醬等潛力品的發展。在堅持以調味主業為核心優先發展的同時,利用好海天的平臺和優勢資源,全力加快新業務的拓展,不斷建立新的優勢。
2017年: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工廠打造。
2017年9月,國家工信部公布2017年首批綠色制造示范名單,海天(高明)公司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示范單位”。首批國家級綠色工廠全國范圍內只有6家食品企業獲選,海天是廣東省唯一一家獲選的食品企業。入選首批國家綠色工廠,有助于海天在用地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領域的可持續綠色發展。
2017年7月,海天受邀作為理事單位加入中國綠色制造聯盟。中國綠色制造聯盟是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指導下,按照“平等、開放、協作、共贏”原則,由來自政產學研用等各方領先成員單位共同發起組建的自愿組成的全國性、綜合性、領先性、非營利性的社團組織,致力于發揮政產學研用合力,協同推進中國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
2017年:推進產品包裝優化升級。
2017年,海天對金標生抽、草菇老抽這兩大具企業代表性的醬油品類,啟動包裝優化升級。著眼于消費者產品使用體驗的提升,從瓶蓋、瓶型到標簽設計各個細節全面升級,尤其以瓶蓋變化最為突出。優化升級后的瓶蓋,具有更強的密封性、更好的耐用性、更舒適的掀蓋感受,并具有控制醬油倒出流量及流速的功能,同時采用先進的微雕防偽技術,并采用了先進的雙色注塑熔合成型工藝,更好地提升了海天產品及品牌的識別度。
2016年:啟動“海天精品”工程。
以“弘揚工匠精神,用心做海天精品”為主題的打造海天精品工程動員會,明確了“海天精品”的定義,是調味品行業中有高認同度、強競爭力;是品質、形象優,并具備競爭者難以模仿的核心優勢的產品;是讓消費者無可挑剔、不斷重復購買的產品;存活期長,能為市場銷售持續增長的產品;品牌影響力強,市場知名度、能見度高;能持續產出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打造“海天精品”工程,正式啟動!
2016年:品牌傳播革新。
2016年,海天持續推進品牌發展戰略,主動參與日益白熱化的真人秀綜藝等內容營銷。通過聚焦核心品類,與優質媒體資源的結合,深耕產品核心訴求,強化消費互動,更好促進銷售轉化,也進一步突顯了海天品牌實力,進一步提升了海天品牌價值及品牌影響力。
2016年:推進智能車間打造。
海天醬油產品包裝車間紙箱自動拆垛項目正式投入使用,為海天自主研發,為實現車間包裝生產線整線的全自動化奠定了基礎,進一步推動了海天高明二期智能化工廠的實現。
2015年:多品類齊發力。
海天味極鮮單品銷售突破10億大關,成為了繼海天金標生抽、海天草菇老抽、海天上等蠔油、海天黃豆醬以后,第五個銷值10億以上的單品。
2015年:推行自主經營模式。
海天啟動人力體系改革,開始推行“自主經營”模式。通過收入自主分配、與績效更緊密結合的薪酬體系改革,更好推進團隊公平性及員工積極性;通過以生產和銷售為核心的工作模式改革,使目標更趨一致;通過新業務發展模式,使更多員工能夠參與到企業發展,也為企業發展帶來最深邃的價值驅動。
2014年:A股上市。
2月11日上午9時30分,海天味業(603288)公開發行的7485萬股A股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A股上市,是海天又一次重要的跨越。上市后,海天將會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擴大經濟規模和產能,不斷做大做強。海天將會加快網絡細化,加快多品種發展,通過收購兼并做大其他調味品領域,力爭五年再造一個新海天。
2014年:異地設廠。
海天投資1000萬元在江蘇省宿遷市設立了“佛山市海天(江蘇)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標志著海天全國布局設廠拉開帷幕。
2013年,海天銷值突破百億,成為中國調味品行業突破百億銷值大關的企業,再造調味品行業奇跡。百億不是終點,同年,海天提出未來五年“再造一個海天”(即到2018年實現200億銷值目標)的發展規劃。
海天擬上市謀求更大發展。上市募集資金將用于海天高明150萬噸醬油調味品擴建工程項目。該項目旨在抓住發展機遇,迅速擴大海天產能、積極拓展海天產品的市場份額,鞏固海天作為世界知名調味品生產和銷售企業的市場地位,同時為海天未來多元化調味品發展戰略的實施打下堅實市場基礎。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首發通過:
海天(高明)二期建設工程從2008年開始籌備,遵循“高起點、高投入、高水準”的理念,總投資近20億元。建成投產后,海天的年生產規模將突破200萬噸。海天高明二期工程項目,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擴產,而是應用了更多的新技術和新設備,將使海天的整體技術裝備實現品質飛躍,使海天的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上都更具競爭力,快速成長為國內享負盛名的醬油產銷、出口企業。
海天高明二期總覽:
建設中的高明二期:
包裝區:
制曲區:
曬場區:
儲罐區:
倉儲區。
2005年,總投資達10億,年產量超100萬噸的海天高明生產基地一期工程盛大落成,標志著調味品百萬噸級航母正式起錨,為海天繼續享譽全國與走向世界邁出關鍵一步。
高明一期落成慶典:
高明二期落成,備受媒體關注:
2001年,海天提出“雙百工程”(即“百億銷值,百萬噸產量”)規劃藍圖,擬把“雙百工程”打造成為海天實現跨越式騰飛的堅實平臺。
2003:引進全自動包裝生產線。
海天從德國原裝進口引進我司第一條全自動包裝生產線,包裝速度達24000瓶/小時。
2003:啟動農村銷售。
海天在銷售會議上確定了“全面開發縣份市場,啟動農村銷售”的銷售政策,并于同年著手推動縣份市場經銷商開發。農村消費市場正式啟動。
2001年:建成省級釀造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2001年10月19日,“廣東省釀造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論證會”在海天舉行。經反復討論、研究,一致通過海天組建“廣東省釀造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論證意見。該中心是當時廣東省內一家專門從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開發的省級技術研發中心。
1994年底,海天把原來單一的國有經濟重組為職工個人出資和國家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制公司的創立,標志著企業隨著所有制的變革,向產權明晰、權責分明、政企分離、科學管理的現代化企業邁進,由此駛上發展的快車道,并快速成長為中國優秀的醬油產銷、出口企業。
1993年,取得自營進出口權。
1993年,國家外經貿部批準了海天的自營進出口業務,“海天”牌系列產品首次打入美國市場。
1990年,蠔油擴產。
1990年,海天年產2000噸蠔油車間投入使用,解決一直以來供不應求被動局面。
1984年,經國家計委批準,國家向企業貼息貸款700萬元用于醬油擴建項目。
80年代包裝大樓一角:
1971年,第一臺海天自主研發的真空注瓶機在海天問世。同年,海天第一條醬油自動包裝流水線建成并投入使用。
1961年,海天第一座水泥曬池建成,開始了以池代缸的發酵釀制醬油的試驗。以池代缸的改革,是海天對國內醬油生產的一大貢獻。
60年代玻璃曬池一角:
1955年,佛山25家實力卓著、美味悠遠、響譽港澳的古醬園謀略合并重組,組建“海天醬油廠”,為今日海天前身。
50年代公私合營時期,海天醬油廠辦公場景:
合營初期生產工具:
自清代中葉,作為中國四大名鎮之一的佛山已有醬園開設。清代末期,佛山醬園已有了較大發展。醬園經營的產品繁多,咸、甜、酸、辣一應俱全。產品除了在本市及四鄉銷售外,還遠銷西江、北江一帶。至建國前后,不少醬園的產品還直接外銷港澳。
海天,溯源于“佛山古醬園”,得名于“海天(古)醬園”。
“海天醬園”牌坊實景圖:
“中華老字號“牌匾: